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匯流新聞網

                    「漲健保救不了血汗」基層醫護怒了! 當面踢館健保署長李伯璋

                    匯流新聞網 (2021-02-24 11:46)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漲健保救不了血汗」基層醫護怒了!  當面踢館健保署長李伯璋

                    ▲「漲健保救不了血汗」基層醫護怒了! 當面踢館健保署長李伯璋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為救破產危機,一向有「漲不得」選票壓力的健保,今年1月調漲,健保費率從4.69%漲至5.19%,但基層醫療工會卻比荷包失血的民眾更為不滿,批評光是漲健保、調漲給付並不足以改變國內醫護血汗的事實,包括基層醫師、護理師、醫檢師等代表今(24)日上午就前往健保署門口踢館陳情,而健保署長李伯璋就親自出面接受陳情書,並與之對話。

                    包括嘉基工會、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台灣醫事檢驗產業工會等醫療業工會上午赴健保署門口陳情,提出訴求,要求明確規範財團法人醫院、私立醫院應設置「勞工董事」職位,並且明確規範醫院盈餘優先回饋勞工及增聘人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常務理事、護理師曹芸華批評,護理費在過去10多年來共有6次調整,漲幅至今年達28.9%,但護理師的勞動條件無明顯改善,人力不足的根本問題仍未獲政府重視,顯示光是漲健保、調漲給付並不足以改變醫護血汗的事實。

                    曹芸華舉例,健保署2014年開始試辦「住院保險診療報酬與護病比連動」計畫,對於全日平均護病比達標的醫院,其住院護理費點數可加發9到11%,由於標準寬鬆,高達9成以上醫院均獲得「加發點數」獎勵,但這都只代表醫療院所可以從健保手中得到更多的資金,至於第一線護理人員有沒有從中待遇獲得改善?或醫院有沒有把資源用在聘請更多人力?依然是個大謎團。

                    李伯璋不諱言,像護理費等政策的確存有「盲點」,護理費就是為了每年額度能夠成長、拿到錢更多,而由專款專用改併入醫院一般收入,可是否喪失了專款專用的效用?他也認為需要做修改。

                    從醫40年的李伯璋重申自己態度,強調會跟「老闆」角色的醫院加強溝通,不會讓增加的費用只賺進醫院的手中,會針對醫療體系做最好的改善,顧及2大方面,即台灣人民得到最好健康照護,以及血汗醫院得到改善。

                    另一方面,醫療業工會也批評,決議健保政策的健保會,長期由若干團體輪流擔任,僅有極少數席次以不透明的方式徵求民間代表,甚至有數名委員連任4屆的狀況,要求正值健保會代表改選之時,應該趁此機會修改法令,讓基層醫護加入。

                    李伯璋表示,健保會的委員遴選,並非健保署的權責,連他健保署長都只是列席而已,他會把相關訊息傳遞給衛福部;他說,健保署是政策執行單位,健保相關決策並非完全由健保署做決策,但他不會躲避我們的責任,該怎麼做會更好,他會全力以赴。

                    照片來源: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有影】癌上身了?體檢前忍不住「來一發」 射精竟害癌症篩檢全失準

                    健保又要漲!陳時中3箭齊發 「藥費、檢查、急診」變貴直接傷荷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上一則:放寬禦寒衣物限制 9成國中仍違法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