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客戶服務|新浪網
新浪新聞中心
  • 首頁
  • 即時
    • 政治
      • 社會
        • 娛樂
          • 國際
            • 生活
              • 旅遊
                • 科技
                  • 體育
                    • 財經
                      • 綜合
                        • 氣象
                        • 熱門
                        • 綠色永續
                        • 最新雜誌
                        生活新聞 > 教育廣播電台

                        2021續航藝文新體驗 衛武營魅力再發現

                        教育廣播電台 (2021-02-25 16:31)
                        分享| 分享至新浪微博 分享至facebook 分享至PLURK 分享至twitter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2021年邁向第三個營運年,將以「經典創新再發現」做為節目主軸,同時藉由多元藝文學習推廣活動,帶動在地參與,落實藝文紮根,以「眾人的藝術中心」的角色傾聽大眾意見,持續創造藝術的無限可能,促進文化共融。

                         

                        首部強檔為衛武營曾在2016年與高雄春天藝術節聯手推出威爾第歌劇《茶花女》,而在今年 3月將於衛武營歌劇院復刻推出,由楊士平執導、衛武營藝術總監簡文彬攜手高雄市交響樂團、高雄室內合唱團及多位優秀聲樂家共同演出4場;然而阮劇團的《十殿》,劇情發想自波蘭導演奇士勞斯基作品「十誡」與臺灣民間傳統的「十殿閻羅」,探討當代宗教倫理下的人性選擇與焦慮;衛武營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精采傳統戲劇《凍水牡丹Ⅱ 灼灼其華》由臺灣國樂團與薪傳歌仔戲團聯手打造,敘述臺灣第一苦旦,歌仔戲人間國寶-廖瓊枝老師,從人生傷痛裡淬鍊出屬於她的歌仔戲表演藝術的生命故事。

                         

                        緊接於四月份登場的「2021衛武營TIFA當代音樂平台」,安排國際樂壇最富影響力之一的作曲家陳銀淑管絃樂作品專場音樂會,以及從獨奏到小型跨界組合,藉由欣賞空間的解放,打破大家對「當代音樂」的刻板印象;另外,「武營來跳舞」更改變形式,將由4位舞蹈家蒂摩爾古薪舞集、蘇品文、周書毅及蘇威嘉,推出每一季的動身體主題系列課程,找到自由舞動的快樂。

                         

                        衛武營持續深耕在地,連結國際,為挖掘高雄更多在地故事,推出「高雄雄厲害」系列,該系列自2020年徵選計畫,規劃多檔演出,呈現高雄在地元素與帶出生活紀錄的專屬故事;跨國的交流更能拓展藝術的想像空間,亞洲舞蹈影像共製計畫《舞蹈風景》,藉由一系列舞蹈影片的呈現,讓觀眾欣賞各地華人藝術家的多元文化面貌。

                         

                        影響全球性別議題脈動的「WOW高雄 2021世界女性藝術節」今年也將在衛武營透過藝術節活動、論壇、工作坊等形式,鼓勵並提升女性社會地位,為世界上不同處境的女性發聲;另外,深受大眾喜愛的「衛武營馬戲平台」預計持續與法國國家馬戲藝術中心進行培訓交流,將熱鬧繽紛的當代馬戲發揮到淋漓盡致。

                         

                        藝文教育推廣活動不斷向下紮根,「衛武營藝企學」主張培養每位學子表演藝術美學的感受力,提升美感文化及落實文化平權;「劇場藝術體驗教育計畫」則是讓學生與教師深入表演內容,完整體驗表演藝術的內涵,今年將首度與中正預校合作,將藝術參與提升至跨時空層面的連結。

                         

                        此外,深受大眾喜愛的「衛武營樹洞」、「武營來開槓」以及今年暑假重啟冒險旅程的「花露露的童樂節」,衛武營持續與民眾共創藝文生活新型態,讓藝術成為生活的一部份。

                        上一則:罹患白內障除了老化因素 還有這些風險因子你不能不知
                        下一則:110-2期救國團高雄市瑞隆分班「 新課程晨間專區」各種...
                        北美新浪網 | 北京新浪網 | 香港新浪網 | SINA.com | SINA English
                        意見信箱 | 關於新浪 | 新浪新聞室 | 隱私權政策 | 聲明啟事
                        Copyright © 1996- S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您繼續閱讀,視同您同意我們隱私條款。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user experience. By clicking agree you consent to all cookies in accordance with our Cookie Policy..